游戏娱乐两不误 看看《阿凡达》是如何诞生的

2009-12-25 00:00:00 神评论

17173 新闻导语

   几个月前,二十世纪福克斯得意洋洋地宣布:他们投资发行的《阿凡达》的制作成本控制得很好,只花掉了2.37亿美元,低于《加勒比海盗3》的3亿和《哈利-波特与混血王子》的2.5亿,在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中才排在第四位。福克斯的举动很好理解,最贵电影不但不像最卖座电影那样风光体面,

有人正在模仿上帝,创造万物

到2005年,卡梅隆的3D电影拍摄技术已日臻完善,他开发出一种跟人的视觉同步的立体复制摄影技术,以及动作捕捉技术的升级版——表演捕捉系统,这套系统的要点是,在人的头部和全身安装上百个极为微小的摄影机,这些摄影机会捕捉人脸部的表情和身体动作,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,转化率高达95%,而特效人员在这些表演的基础上制作潘多拉星球的土著纳美人。

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,真人表演和计算机生成角色之间的界限就消失了,但毫无疑问,《阿凡达》作为尝鲜者,要耗费巨资开发大量的软件和硬件。至于实景拍摄,在洛杉矶拍摄31天,再加上在新西兰的一个月,也就用了两个月多一点。然而后期制作工作量异常巨大,几乎每一个镜头都需要经过计算机进行特效处理,而整个后期制作成果要用掉两年以上的时间,是一般超级特效电影的两倍以上,这就不难理解光是追加投资就有6000多万美元之巨了。

卡梅隆还请来南加州大学的符号学家保罗-弗拉莫,为他创造出一套潘多拉星球土著——纳美人使用的语言纳美语,弗拉莫是2005年8月开始工作的,在与卡梅隆进行了大量讨论后——卡梅隆是那种事必躬亲,而且啥都懂的导演,他自创了纳美人的基本语法结构,发明了很多专属于纳美人的名词,以及语音语调的变化。

弗拉莫用了13个月的时间编写出一部叫“如何说纳美语”的小册子,然后教会演员们使用这门新语言,这就意味着,虽然演员们实际拍摄只用两个月时间,但剧组要用掉更多的时间学习纳美语和进行排练。弗拉莫的工作还不止于此,他还要跟卡梅隆一道,为潘多拉星球上的所有动物、植物以及地名命名,而且每一种都要有英文名、拉丁名和纳美语三种名字。最后,再来几位作家把这些编写成一本350页厚的潘多拉百科全书。

2005年的春天,卡梅隆认为拍摄《阿凡达》的时机已经成熟,便找到福克斯的高层,要求他们为自己出资拍摄这部影片。为了让他们放心拍出1.95亿美元,他找到一种稳妥的办法,那就是建议福克斯先出几百万美元给他拍一部30秒长的《阿凡达》实验短片,用来展示他使用的各种新技术完全可用。在维塔工作室和工业光魔的帮助下,《阿凡达》实验短片打动了福克斯的高层,他们于是痛快地为卡梅隆开出支票。一部实验短片即花掉500万美元,这是只有卡梅隆才能使出的大手笔。

【编辑:17173】
支持键盘 ← 和 → 分页
版本专题
今日头条
精华推荐
日期
游戏
状态
下载
礼包

页游测试表

日期
游戏
状态
评分
礼包